堅持黨性原則和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是統(tǒng)一的。在我們國家,新聞輿論工作強調既要堅持黨性原則,又要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
新聞傳播是傳受主體之間以新聞信息為主要內容的一種信息和精神交往活動,兼具信息傳播和意識形態(tài)雙重屬性。黨性原則與傳播規(guī)律的關系問題,是正確認識和把握新聞傳播雙重屬性的核心問題。西方新聞觀竭力掩蓋新聞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立場和傾向,主張辯證地認識新聞傳播的雙重屬性。
新聞傳播規(guī)律是新聞傳受主體間恒久的、穩(wěn)定的關系的體現和反映,是新聞傳播過程中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法則,揭示構成新聞傳播系統(tǒng)的基本要素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內在的、穩(wěn)定的、固有的本質聯(lián)系。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馬克思談到人民報刊的發(fā)展時說:“要使報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須不從外部為它規(guī)定任何使命,必須承認它具有連植物也具有的那種通常為人們所承認的東西,即承認它具有自己的內在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是它所不應該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擺脫的?!盵《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7頁。]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就是要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新聞傳播主體、收受主體、傳播媒介和傳播內容四大要素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在新聞傳播活動中自覺運用新聞傳播的效用律、選擇律和接近律,提高新聞傳播的傳送和收受效果。體現在具體的新聞輿論工作中,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就是要堅持真實、客觀、全面、公正、及時、公開原則,深入研究各類受眾群體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因勢利導,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自從人類剩余財產出現和私有制形成,人類總是生活于特定的社會形態(tài)之中,不可避免地歸屬于一定的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因此在新聞報道中,從屬于某一階級或集團的主觀意志必然影響和決定對于事物的選擇和判斷,從而為那些抽象的新聞傳播規(guī)律進行具體的詮釋。對此,西方的新聞學者也不否認。美國著名新聞學者本·巴格迪坎在1983年出版的《傳播媒介的壟斷》一書中認為,新聞報道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涉及基本價值觀念的判斷。無數事件中到底報道哪個?哪些寫進第一段?哪些被安排在頭版予以突出處理?圍繞這些問題所作出的決定,都不是真正客觀的。[文有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方面(三)》,《新聞三昧》2001年第9期。]
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代表著資產階級利益的西方媒體和新聞觀,維護的是資本主義基本制度,不可能站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場上說話。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堅持黨性原則與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從來都不是對立和割裂的。一方面,堅持黨性原則并不意味著忽視或否定新聞傳播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要從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新聞傳播規(guī)律,把新聞的真實、客觀、公正同準確、鮮明、生動統(tǒng)一起來,在準確報道事實的同時,旗幟鮮明地宣傳黨和人民的立場觀點主張,通過生動的報道形式贏得最好的傳播效果。另一方面,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也不是要削弱黨性原則,而是要從新聞輿論工作的特性和實際出發(fā),科學地把黨性原則貫穿于新聞傳播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確保輿論導向正確,增強新聞輿論工作的輻射力,強化而不是削弱新聞輿論工作的黨性原則。
中國共產黨對堅持黨性原則與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關系的探索和認知,也經歷了不斷深化的過程。早在1931年3月,毛澤東同志在《怎樣辦〈時事簡報〉》一文中說:“嚴禁扯謊,例如,紅軍繳槍一千說有一萬,白軍本有一萬說只一千。這種離事實太遠的說法,是有害的?!稌r事簡報》不靠扯謊吃飯?!盵《毛澤東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頁。]這就指出,夸大于己有利的方面,縮小于己不利的方面,就是違背新聞傳播規(guī)律。忠實地向公眾報告有關事實,這才是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的基本做法。對《時事簡報》所報道的事實,他還提出兩個要求:一是從地域的角度看,應是本地的和近地的;二是從與受眾關聯(lián)的角度看,應是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利用接近性原理編報,以引起讀者看報的興趣。這就不僅是一種編輯策略,更體現了對新聞傳播規(guī)律的尊重和對受眾心理的深刻把握。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和管理新聞事業(yè)的過程中,對新聞傳播規(guī)律有了更進一步的探索和認知。毛澤東同志提出政治家辦報的理念,高度概括了黨對新聞工作者的政治要求,精辟闡明了政治與新聞的關系,深刻揭示了新聞媒體與社會發(fā)展現實緊密相連的規(guī)律。鄧小平同志在《在西南區(qū)新聞工作會議上的報告》中強調,“辦好報紙有三個條件:結合實際、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同時強調“辦好報紙的前提在領導”[《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頁。]。這三個條件不僅體現了對新聞傳播規(guī)律本身的深刻把握,同時也闡明了新聞傳播規(guī)律受到尊重和得以遵循的重要條件。江澤民同志1996年9月26日在視察人民日報社時指出:“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盵《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4頁。]這一論述簡明而深刻地揭示了新聞傳播和黨、人民的緊密聯(lián)系,對新聞工作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提出了要求。胡錦濤同志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指出,新聞宣傳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同時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用時代要求審視新聞宣傳工作,按照新聞傳播規(guī)律辦事。[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頁。]這些要求,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新聞傳播規(guī)律的尊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場合,既旗幟鮮明地強調新聞輿論工作的黨性原則,又強調要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這是在深刻總結新聞輿論工作的歷史經驗、科學分析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的基礎上,對新聞輿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堅持黨性原則和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相統(tǒng)一,要求新聞輿論工作把宣傳價值與新聞價值結合起來,把堅持黨性原則寓于對新聞事實的客觀報道中。無論是形勢宣傳還是成就宣傳,無論是典型宣傳還是主題宣傳,都要依靠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尋求宣傳價值與新聞價值的最佳結合點。要“用事實說話”,深入挖掘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從宏觀上真實地把握和反映新聞事件的全貌,通過對新聞事實的呈現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發(fā)展趨勢,把黨性和政治傾向寓于對事實的客觀報道之中,通過“無形的意見”的表達引導人們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在報道新聞事實中體現正確導向,在同群眾交流互動中形成社會共識。
堅持黨性原則和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相統(tǒng)一,還要求新聞輿論工作把導向效果和傳播效果結合起來,把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體現到提升輿論引導實效的新聞實踐中。實踐證明,只有把涉及群眾利益的政策解釋到位,把群眾關注的熱點引導到位,把群眾心聲反映到位,新聞輿論工作才能更好發(fā)揮解疑釋惑、疏導情緒、引導輿論的作用。因此,新聞輿論工作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主動承擔起化解社會矛盾、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責任。提升輿論引導實效,關鍵是要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水平,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力戒形式主義和簡單演繹,摒棄語言生硬、形式刻板的模式套路,避免華而不實、空洞無物的說教方式。要堅持用時代要求審視新聞輿論工作,按照新聞傳播規(guī)律辦事,創(chuàng)新觀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努力使新聞輿論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